復卦:農厝十一月建子,一陽復生於下,雷動藏於地下。

節氣:大雪冬至。

「一元復始」的吉祥語就是源自於此。只是「一元復始」正是冬至最為寒冷之時,此時陽氣才方歸來,生機(下卦之雷動)還隱藏於地下,乃萬物冬眠之象。所以復卦《大象》說:「雷在地中,復,先王以至日閉關,商旅不行,后不省方。」所以,看來和「一元復始」比較應景的時節應是冬至吃湯圓時不是春節春暖花開時。

地雷復,五陰一陽,氣候寒冷,陽氣初露。所謂一陽來復,就是陽氣已開始復發,但還在最底下很弱。此時陽氣需要養護。在這寒冷的氣候最好不要頻繁或激烈運動,這樣運動會身體過熱毛孔張開易被寒氣入侵,將陽氣消耗掉。但也不能不運動,不運動的話這點陽氣回升慢,所以適當進行消耗少的運動以及結合吃溫補的食物補陽。

在情志上容易讓人感到憂傷,五條陰爻壓制一條陽爻,人的體內陽氣不足,有的人心態在這時候就會低落不夠陽光。

大雪是冬日陽光最溫暖也最美的節氣,是一年中陰氣最盛的節氣,山林各種蟲鳴鳥叫,忽然變安靜了,萬物集體進入“藏”,凝結成冬日的靜謐。

唐代詩人元稹,應該是與自然共振,感同身受的寫下這首詩。

— 大雪十一月節 —
積陰成雪,看處亂霏霏。
玉管鳴寒夜,披書曉絳帷。
黃鐘隨氣改,鷃鳥不鳴時。
何限蒼生類,依依惜暮暉。

台灣雖然沒有大雪紛飛,走入山林便會發現,萬物仍跟著大地的節氣在進行,進入”藏” 。

宜 溫補 忌 受寒

宜溫補

冬 “藏”— 蓄養精氣,迎接春天的生機。
冬天身體的吸收力會比任何節氣來的明顯,適合吃些溫補的食物,養足精氣,蓄勢待發迎接春天,現代人對補的意識較強, 天氣冷就想吃,羊肉爐,薑母鴨,愈吃愈上火,卻忽略了通才是健康的關鍵 ,中醫的通,是氣機、血、經絡暢通,氣滯血瘀,經絡鬱阻同樣會導致疾病發生。

常言道,冬吃蘿蔔,夏吃薑。蘿蔔有幫助消化,化痰清熱解毒等功效, 羊肉爐,薑母鴨等,吃到口乾舌燥,不妨讓腸胃休息,吃清淡的蘿蔔湯.

忌受寒

3個需要保暖的部位

「去寒就溫」 是冬季養生之道,中醫認為,人體的頭部,胸部,腳部是最容易受寒邪侵襲。

頸部保暖
圍巾不離身,減緩冬季咽喉發癢。

腳部保暖
腳是離心臟最遠,血液供應慢血少,一旦受寒,容易引起呼吸道的黏膜毛細血管收縮。

節動靜
減少激烈運動,讓皮膚汗出過多,汗出多了,就會耗氣傷陽,也容易感冒。


推薦文章

身體4個自帶暖爐的穴位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